🎊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,真实历史东风是咋来的?答案让人惊叹

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,真实历史东风是咋来的?答案让人惊叹

“经过周瑜和诸葛亮的研究,猜测冬至前后,东南风有可能会出现。公元208年11月的一个夜晚,黄盖带着十艘冲锋战船疾驰向曹军水寨。”

《中国历代战争史》也这样描述:

“当年11月13日甲子日,清晨雾气散开,阳光照射,风暖而不急。冬至前一日,气温升高,午后热得异常,傍晚微风开始从南吹向北岸。午夜时,风力增强,黄盖带领的战舰准备起火……火焰和风力猛烈,霎时浓烟弥漫……”

“冬至一阳生”之说已经有很长历史了。《史记》中的《律书》提到:

“广莫风来自北方,广莫是指阳气在低处,阴气消散,阳气增长。冬至时阴气藏匿,阳气开始升腾。”

然而,这一理论随着历法的进展,逐渐遭遇了挑战。

清代徐绍桢的《后汉书朔闰表》中写道:“建安十三年戊子,11月癸丑为朔,冬至辛巳发生在11月29日。”根据《中华两千年历书》的推算,冬至应该在12月,而不是11月。

因此,冬至一阳生的现象不可能在11月出现。

同时,建安十三年还有闰十二月,正如《三国志》以及《后汉纪》所述,赤壁之战发生在12月,而不是11月。经查证,208年12月25日至209年1月23日这一期间,与赤壁之战发生地的季节吻合,东南风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。

再者,东南风与湖陆风有着密切关系。

火攻的发起方式有内发与外发之分。外发的火攻更依赖风向,必须在上风放火。根据当时曹军与孙刘联军的对峙情况,周瑜没有机会从曹军背后进行火攻;如果是逆风,根本无法成功。所以,东南风的方向成为战役的关键因素。

在当时,由于气象预报技术有限,要准确预知风向、风力等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后人将气象技术赋予了诸葛亮或周瑜,这种假设显然是不准确的。

既然东南风无法精确掌握,就不能让士兵们无休止地等待风的出现。黄盖在当时提出的战略计划,完全是基于他对赤壁地区气候、地理的深刻了解。因此,风的变化并非偶然,而是通过对局势的精心分析所做出的决策。

例如,周瑜在策划火攻时,就完全掌握了该地区的风向和气候变化,尤其是湖陆风在冬季的规律性。作为长期在江汉地区作战的将领,周瑜无疑对这里的地理和气象情况有着非常清楚的了解。

因此,可以认为“东南风”的出现,很可能是湖陆风的常见现象,尤其是在冬季。当时的风力和气候条件为火攻提供了支持。

最终,正是通过这一细致入微的判断,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成功发动了火攻,借助风力帮助联军击败了曹操。

(正文完)

如果你对历史话题有兴趣,欢迎私聊或在评论区留言,我会第一时间回复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🎁 相关推荐

如何正确拆解小米3手机?拆机教程分享。
🎯 beat365体育

如何正确拆解小米3手机?拆机教程分享。

📅 08-14 👀 302
excel表格怎么打印横向打印
🎯 365官网登录

excel表格怎么打印横向打印

📅 08-13 👀 4515
300M宽带下载速度多少正常?
🎯 365官网登录

300M宽带下载速度多少正常?

📅 07-16 👀 35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