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持人串场词:青稞酒,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--青稞制成的。在咱们青海,逢年过节、结婚、生孩子、迎送亲友,常常都能看到青稞酒的身影。那您知道青稞酒是怎么酿制的吗?今天节目就带大家一起看看青稞酒从粮食到酒的整个过程。
解说:这个粮仓里有500吨青稞,都是今年9月新收来的。这些青稞色泽呈黄褐色,颗粒大而饱满,富有光泽。酿酒厂每次酿制需要用到100-200吨这样的青稞。青稞是世界上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,是小麦的50倍。葡聚糖对结肠癌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有预防作用。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、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。
酿制的第一步是粉碎青稞,粉碎可以使青稞中的淀粉有效的释放出来,均匀的参与发酵,提高出酒率。粉碎后的青稞要经过恰当地湿润,拌入清水使含水量达到30%。静置6小时,让青稞变软。当吸水效果达到最佳时,就可以进行蒸料了。这是中国的传统设备甑(zèng)锅,先在锅底撒一层厚度为1厘米的原料,这样既不会让原料从篦子的孔漏下去,又不会阻挡蒸汽的流通。通入0.4个大气压,温度为100℃的水蒸汽,之后把原料一层层的撒进去,撒松散、均匀。直到将甑锅装满。装满后这样一锅能装一吨原料。蒸煮可以使原料里的淀粉糊化,同时还可以杀死有害菌。45分钟后,当90%的原料外表膨胀开裂,熟而不粘连,原料就蒸好了。
把原料运送到打扫干净的摊凉场上,摊薄降温。不断的扬高、抛洒。让原料松散的落在摊晾场上,这一过程叫做扬凉。扬凉能去除原料里的水蒸气,迅速冷却。当原料的温度降到20℃左右,含水量达到40%后,就可以收成堆加入酒曲。
酒曲是青稞酒酿造的催化剂,使原料中的淀粉加速糖化。对酒的风格、口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酒曲的用量一般为酿酒原料的10%左右。搅拌均匀后,将原料投入发酵池准备发酵。这样一个发酵池可以装6吨原料。投入发酵池的原料既不能压的太紧,也不能过松。原料在发酵池内自然发酵,在此期间不用人为控制温度。28天后,原料就发酵成熟,可以蒸馏了。与蒸料时一样,先在篦子上撒一层1厘米厚的醅料,铺满整个篦子。通入0.4个大气压,温度为100℃的水蒸汽。之后再把醅料一层层的撒进去,撒料时要使醅料呈扇形从四周向中间均匀散开。要求酒醅要撒的准、撒的轻、松散,这样既不压气,也不跑气。酒醅装满后盖上甑盖,与冷凝器连接起来。酒醅中的酒精受热后,气化成酒气进入冷凝器冷凝成酒液,酒液再从出酒管流出。盖上甑盖后,大约1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酒了。每甑能出酒50公斤左右。测量酒精度后,入库贮存。当出酒管不再出酒后,停止蒸馏。把酒醅运出来,放在摊晾场上摊凉。摊凉的方法与第一茬相同,降温后再拌入与第一茬相同比例的酒曲,之后立即投入发酵池进行第二轮发酵,同样经过28天的发酵后,就可以第二次蒸酒了。随着不断蒸馏,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越来越少。蒸馏出的酒精成分也越来越少,酒的度数会越来越低。第一、第二茬酒的度数大约为65度。第三茬酒,酒精含量为55度,第四茬降到42度。第四次蒸酒之后,原料里的淀粉已经消耗殆尽,成为酒糟。每一茬的酒都要测量酒精度,分别倒入酒海贮存、陈酿。在酒海里,酒液里的各种成分会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,使酒味变得更加醇香柔和。陈酿至少一年的酒就可以取出装瓶了,但不同批次的酒液,口味、酒精含量都有所不同。所以还要经过降度、串香,使酒液符合标准,最后经过酒质检测,当酒液中的总脂类成分为0.6克/升,就说明酒液中总脂类的含量没有超标,达到合格青稞酒的要求。经过检测后的合格白酒,就可以送到灌装车间进行装瓶了。洗净的酒瓶通过传送带,到达灌装机。灌装机自动装填酒瓶。灌装机能保证每个酒瓶装入的酒量相等。接下来,将封好的酒瓶喷上生产日期,就进入了包装阶段。待这些青稞酒换上包装,就可以装箱,上市销售了。
青海经视为您报道!
主持人串场词:现代化的酿造工艺,让青稞酒能够走的更远,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青稞酒,同时,,还有很多青海本地的酿酒师傅仍然喜欢采用自然制曲--手工配置--老坛陈酿等一系列繁琐流程所组成的古老工艺。如果您有时间,不妨亲自去探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